最高法将设巡回法庭 西北片区或在西安设点(图)
最高法将设巡回法庭 西北片区或在西安设点(图)
2014-10-25 来源:华商报 作者:admin
|
最高人民法院 CFP供图 |
公报摘要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公报解读
类似于巡视组 受理跨省区重大案件
问题一:
审判权和执行权为何要分离?审执分离有助于司法公正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目前,我国刑事案件的审判权在法院,执行权则在司法部门——监狱、社区矫正中心都属于司法部门;但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权和执行权都归法院所有,法院既是裁判官,又是执行官,不符合互相监督、权力分置原则,也给法院带来很大的负担。
此次公报提出的推行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试点,是一项力度很大的改革。改革后,法院的行政执行局的组织、编制都会划归司法部门或其他部门。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过去审判权和执行权都归法院所有,判决生效后,执行不到位或无法执行的情况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地方试点对法院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次公报也是对这些试点成果的肯定,审判、执行分离后,可以使法院判决更加科学、公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法院是裁判机关,对裁判内容的执行主要是行政权的范畴,目前已在法院内部实行审执分离,未来可探索由不同部门承担执行权,使审执分离更加彻底,这有助于司法公正。
问题二:
为何要设立巡回法庭?一些地方政府干预司法办案
王公义:一、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司法权威,目前地方政府干预司法的问题在司法领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一些跨区的案件,经常发生地方政府干预法院审判的情况。还有部门和个人对法院审理的具体案件作指示、批示,干预法院独立公正审判,而一个巡回法庭管理几个省,可有效克服这一问题。
二、巡回法庭可将最高法从众多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后有上诉案件等,就不需要再到最高法,也给片区民众提供了便利。
三、设立巡回法庭的各片区省份,其大体情况基本是相似的,比较容易求得司法的共同认识,这样,设立巡回法庭更能适应各地的情况,使得判决更加公正。
问题三:
巡回法庭是怎样的机构?最高法派出机构 级别高于省高院
陈卫东:此举是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司法与行政辖区适当分离的一个举措。我国司法辖区和行政辖区相互对应,而最高法设立巡回法庭则打破了地区的限制,是流动的,可以直接深入到不同的地区受理案件,打破地方司法保护。当然,最高法的巡回法庭不是任何案件都受理,主要还是针对跨省区的重大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等。
林喆:最高法的巡回法庭有些类似于中央巡视组,巡回法庭在不同地区流动受理案件,解决民众问题,更容易发现冤假错案,为民众提供便利,也能发现案件审判不到位的地方。
王公义:最高法设立巡回法庭,使工作重心下移。巡回法庭就相当于最高法院的派出机构,高于省级高院,对于省级高院的上诉案件、再审案件、申诉案件等进行审理。巡回法庭成立后,会影响到最高法和各省法院的体制,最高法“总部”会缩小,巡回法庭会增大。各省高院的权限也会受影响。一个巡回法庭管理几个省,这为破除地方势力干预司法树立起了一座“防火墙”,确保审判的独立与公正。
问题四:
巡回法庭会设在陕西吗?西北的巡回法庭可能会设在西安
王公义: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面对的问题、看法差别较大,未来可能会设立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六大分区,每个分区成立一个巡回法庭,可以对同一区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应对,更能适应各地的情况,提高效率。西北的巡回法庭很可能会设在西安,负责西北几个省相关案件的审理。未来案子不到最高法院去审理了,可直接在巡回法庭审理,为当地群众提供便利。
探索跨行政区划设法院检察院
公报摘要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公报解读
此举是解决司法地方化的治本做法
王公义:目前我国司法辖区是同行政辖区相互对应,省、市、区、县都有相对应的法院,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打破司法辖区和行政辖区合一的界限,如未来可能几个县建一个法院,几个市建一个中级法院,这可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司法辖区和行政辖区不一致,司法才能不受干扰,才能独立。
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张泗汉:此次四中全会设计司法内容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是触及司法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司法地方化的治本做法。当今司法地方化的根源是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都是主要由地方党委政府决定,在这种体制下,法院、检察院很难摆脱地方的管控,与地方也有各种利益上的勾连。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实际上就是法院和检察院脱离地方,按照司法规律进行重组,各类案件的审判将变得更为独立,极大地促进法院的公正审判。
背景介绍
跨行政区域设置法院可防地方保护主义干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我国法院系统由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组成。
其中地方法院的设置分为三级: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地方法院系统包括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3个中级人民法院,以及16个区县的基层人民法院。其中以新近设立的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为例,它管辖朝阳、通州、顺义、平谷、怀柔、密云六个东部区县。可以看出,目前地方法院的设置,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实施的。
另外依据法院组织法,各级法院由各级人大选举产生,同级法院向同级人大负责,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和罢免。而各地方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地方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之间,只有法律上的监督关系,不是领导关系。由此造成法院机构设置的地方化,隶属关系的地方化的事实。
因此出现两大问题,首先,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司法机关在管辖所属行政区划内案件时,易受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影响司法独立。另外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司法机关承担业务量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司法资源出现闲置,一些地方却要承受巨大案件数量压力。
据《东方早报》
专家声音
雾霾环境污染案件 检察院可提公益诉讼
王公义:此次公报提出的“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也是相当厉害。
公益诉讼的问题过去处于无人管的领域,公民无法起诉,企业也无法起诉,检察院也没有这样的职权,没有诉讼的主体。既然此次公报已经提出,未来将会修改法律扩大检察院的职权,未来再出现如雾霾环境污染等案件,可以由检察院直接提起公诉。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华商报记者 刘苗 采写
法官检察官可从律师专家中招录
公报摘要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公报解读
中央首提从律师法学专家中招立法工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法官和检察官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执行者,必须要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大量的社会阅历。目前我国的基层法院和检察院有很多毕业生直接担任法官和检察官,这些学生无论专业能力还是阅历都尚浅,对于审判和办案都会带来一定影响。近两年,国家司法部门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改革。比如,在最高法上半年的一次招聘中,有律师和法学专家入选为最高法的法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优秀律师和法学专家都有着较高的法律专业水平,也有大量的社会阅历和司法智慧,同时这些人也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不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会提出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是首次以中央名义提出。立法工作者需要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并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司法实践经验,优秀的律师和法学专家符合这两项条件,适合立法工作者这个职位,还会丰富立法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促进我国立法更加成熟完善、具有前瞻性。
相关案例
最高法三月份招5名法官 有1名律师 2名专家学者
2014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选拔高层次审判人才确定五名人选,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清林成为民事审判庭正处职人选。这是最高法首次选拔优秀律师成为法官。
据介绍,入围的5人均为法学博士且都有10年以上法律工作经验。有两人为高校专家学者、一人为资深律师,还有两人来自检察系统。
在英美等国家,律师有一定的提高后转而成为法官十分常见。但是目前在中国,极少有律师进而成为法官。贾清林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律师到法官,我想多年的从业经历或许能帮助我以更全面的视野来完成新的工作。” 据《新京报》
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 对错案实行倒查问责
公报摘要
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公报解读
终身负责让法官审判时更谨慎 可避免冤假错案
林喆:近几年一些地方法院已经在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公报也是对这些法院改革成果的肯定。对案件终身负责,随时都可能被倒查问责,这会为司法人员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审判时会更加谨慎、小心,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关案例
河南法官错判案被追刑责
8年历经8次审判,4次被判处死刑,如果不是最高法收回死刑复核权,恐怕他早已殒命……今年8月22日,福建省高院宣布念斌无罪,这桩跌宕起伏的投毒杀人案终于尘埃落定。
自2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以来,一批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为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各地也在探索错案追究制和法官办案质量负责制。
2013年初,一起发生在河南陕县的案件引发关注。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在受害人家属没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法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事后,法官以“眼睛花”来解释错判原因。
之后,三门峡和陕县两级法院召开发布会,主管副院长和庭长均受到处理,主审法官被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在今年的河南两会上表示,截至1月20日,已有10名法官、7名领导干部被追究错案责任。